【集萃網觀察】據業內人士透露,繼兩會之后,紡織服裝行業出口退稅率將再提高兩個百分點,由現在的15%上調到17%,成為“無稅出口”。不得不承認,這次金融危機給了紡織服裝行業一個機會。為什么這么說呢?
金融危機對紡織服裝行業是機會
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政府加大了對紡織服裝企業的扶持,包括連續上調出口退稅率、增值稅改革、融資政策調整等,并把紡織服裝行業定位成關系民生的重要行業之一。這些政策無疑都給受國際市場沖擊的紡織服裝企業很大的幫助。如果沒有金融危機,可能對紡織服裝行業的定位提不到這個高度。
全國人大代表、富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趙林中說,“商務部正在草擬涉及出口退稅的新刺激出口方案,紡織、機電類產品出口退稅率將繼續上調,可能從現在的15%提高到17%。這對紡織企業而言是很大利好啊!”
“是啊,金融危機對我們紡織業來說,其實是機遇。”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王梅珍說,“加大科技研發,提高產品科技含量,紡織業不能像以前那樣‘一哄而上’了”。
紡織服裝行業要抓住機會化蛹成蝶
一直以來,科技創新、品牌塑造都在紡織服裝產業結構調整中扮演不容小覷的角色。事實告訴我們,參與市場競爭的企業,都必須直面產業發展帶來的挑戰,抓住產業升級和轉型的機遇,我們的企業要抓住這個機會,乘著《紡織業振興規劃》的東風,順利完成這次經濟結構調整的歷史性轉身。結束“出口退稅補貼全世界”的尷尬局面。
自主創新不僅是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更要創新發展傳統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服裝產業,除了加工制造,還有六大環節:產品設計、原料采購、物流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終端零售。這就是“6+1”產業鏈。比如“芭比娃娃”在我國出廠價是1美元,但是最后在美國沃爾瑪的零售價格是將近10美元。這9美元的價值是從哪里來的?實際上,正是除加工制造外的六大環節創造出了9美元的價值。我們所要進行的產業升級,不應該仍然在“6+1”的“1”上面做文章,而應該從“1”升級到“6”。這六大環節就是整條產業鏈里面最有價值、創造盈余最多的環節。只要從現有產業集群的實際出發,整合資源,完善產業鏈條的規劃建設,推動企業從加工制造向其他環節發展,真正形成“6+1”產業鏈,就能夠提升產業的競爭力,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
來源:一大把服裝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