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在金融危機這場颶風中,經過近十幾年快速發展的中國家紡行業在挫折中歷練生存的智慧,在危機中尋找發展的生機。2009年,家紡企業要渡過難關,不但要繼續打造軟實力,更要做那些成本最低、見效最快的事情,那就是變革。
過去的2008年,寒意逼人。金融風暴一夜之間將國外具有百年基業的大型金融機構摧垮。虛擬經濟的岌岌可危,讓實體經濟不寒而栗。
面對形勢莫測的2009年,沒有人能對這一年經濟是否沉入谷底下個定論。雖然在眾多拉動內需決策的刺激下,輿論高呼“中國將是第一個走出經濟危機的國家”,但眾多企業依然如履薄冰、謹小慎微。而對于絕大多數有十幾年成長與發展歷程的中國家紡企業來說,“這是危機,但更是中國家紡業尋求變革的契機”。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東輝在接受《紡織服裝周刊》記者采訪時說的話鏗鏘有力。2008年,家紡企業平均利潤增幅高于紡織行業平均利潤增幅,著實顯現出家紡業的頑強生命力。但面對形勢更加嚴峻的2009年,家紡企業則需要在變革、升級、轉型中尋求逆勢而上的發展之路。
更謹慎地應對市場
縱使困難重重,家紡企業在2008年出口、內銷仍均呈漲勢。不確定因素增多的2009年,市場依然存在,重要的是如何厲兵秣馬,開疆拓土。
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08年1~11月,家紡行業產、銷、效益保持一定增長,但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增幅回落。加之匯率變化、生產成本增加,以出口為主導的企業負重前行。對2132家家紡企業最終各項經濟指標統計結果顯示,工業總產值達到1253.89億元,同比增長21.46%;主營業務收入1216.75億元,同比增長20.82%;出口 交貨值440.86億元,同比增長14.41%;利潤總額51.06億元,同比增長21.37%;利潤率4.2%,比去年同期增加0.02個百分點。
雖然從數據來看,2008年中國家紡業還是沿著穩健的道路發展,但楊東輝依然在不同場合,不止一次提出:“家紡企業要在不斷提升軟實力的基礎上,以更加謹慎、積極的態度應對市場。”楊東輝指出,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出現近年少見的需求萎縮,國際家紡市場需求的疲軟在2009年將更加明顯,進而加劇我國家紡企業出口壓力。但楊東輝同時強調,無論何時,以市場為導向的“特色”產品才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耙淮玳L不如一寸強,一寸強不如一寸特!睏顤|輝說,在目前企業資金比較緊張的情況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一定要明確自己的產品定位,集中人力、財力,研發、設計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特色產品!霸趧倓偨Y束的2009德國法蘭克福家用紡織品博覽會上,擁有自己特色產品的中國企業,在訂單、合作意向方面依然令人滿意。只有特色產品才會有市場,只有做專、做精的企業才有生存空間。”楊東輝說,眾多拉動內需政策的出臺,以及國家提高農民收入和消費能力等政策的落實,提振著家紡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的信心。但在這場前景莫測的金融危機中,那些沒有自己特色產品、沒有抓住契機尋求變革的企業,將最終被淘汰出局。
低成本變革勢在必行
2009年,家紡企業利用低成本的智力投入,轉變思維深入變革顯然更符合家紡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需求。
早在幾年前,楊東輝就以“居安思危、居危思機”的超前思想,提出了家紡企業發展的“十字方針”,即圍繞創新、品牌、協同、文化、危機提升家紡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今市場形勢持續走低,楊東輝提出,與“十字方針”一脈相承的變革是家紡企業謀求生存、發展的重心之一。
“2009年,家紡企業要渡過難關,要做那些投入最低見效最快的事情,那就是變革。”楊東輝闡釋道,隨著生產成本的持續增加,企業需要利用從內到外的變革來強身健體,度過嚴冬。“在生產相對不緊張的時期,正是研究企業從內到外變革的時候。而變革,更多的是需要智慧、魄力的投入,而不是太多的資金投入!睏顤|輝說,全方位的變革是企業穩健發展的重要保證。
企業內部,首先是產品結構的變革。家紡企業要盤點自己的產品,哪些是要保留的,哪些是可以削減掉的。楊東輝說,“家紡企業應該積極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根據市場需求將精力投注于一點,將自己的特色產品做精做專!
其次是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變革。目前,國內很多家紡企業是民營企業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這些企業都是家族或類家族式管理,而家族式管理的法人治理結構有很多是不合理、不適應企業發展需求的。尤其在經濟環境嚴峻的形勢下,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變革尤為重要。
再次是機制上的變革。在產品開發創新、快速反應、人才激勵等方面,家紡企業都需要建立長期、有效的機制。
企業文化的再造也是提升企業凝聚力的關鍵。“企業文化的再造也是科學發展觀中以人為本理念的體現!睏顤|輝說,利用優秀的企業文化,不但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員工的創造性,更能在困難時期凝聚力量。
企業外部,首先是組織結構的變革。“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大企業要有專業的吸附能力,小企業要有附著能力。”楊東輝舉例說,像奔馳、寶馬這些國際性的大公司,它的很多零部件都是通過其他專業性非常強的小企業來做,這樣形成一個由大企業和小企業共同組成的生產鏈條,“所以,大的家紡企業不一定樣樣都要做,而要通過組織結構變革去整合社會資源,和小企業吸附在一起,使其在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共同發展。”楊東輝說,這就是抱團,但這樣的抱團并不僅僅為了過冬,而是為了更長遠的發展。
另一個是商業模式的變革。楊東輝說,大家居概念提出后,不少企業開始尋求更新的商業模式,健全的網絡營銷、客戶服務不僅體現出商品交換的過程,更體現在售后服務上,楊東輝說:“商品營銷模式是企業競爭力的表現方式,能夠有效推進產品質量的量化!
2009年,金融危機的陰影還將持續。而家紡企業在危機中,要緊抓變革圖存的契機。楊東輝說,目前的情形下,生存思維要與發展思維緊密結合,但前者顯然更現實,要求得生存,企業從內到外的變革勢在必行。各企業通過有針對性的變革,使企業在原有經營模式的基礎上有一個根本或較大的改變,使自身更加適應危機后全球化的經濟環境變化,這絕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企業的治本之策,是企業完成周期性蛻變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