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編者按:隨著全球性金融風暴向實體經濟的逐步滲透,外向型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棉紡織企業出口壓力逐漸顯現,增速明顯回落。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1月至11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1691.09億美元,同比增長8%,增幅呈現加速放緩跡象,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在外需下降、出口增速放緩、利潤大幅減少的情況下,棉紡織行業如何防范風險成為政府部門關注的重點。
本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紡織工業和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由原來的14%提高至15%。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國際貿易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未能升至17%,但退稅增長是普惠式的,無疑對企業起到利好作用。
該工作人員還表示,未增加到17%是出于財政平衡因素的考慮,金融危機造成的影響涉及各行各業,國家需要平均分配財政支出。而中國紡織品出口整體較為平穩,盡管外需降低,但仍能保持增長。而去年國家對紡織產品臺帳制度的放寬,提高了企業的接單實力。
退稅提振企業信心
據平安證券造紙紡織行業高級研究員區志航預測,出口退稅率上調1%,紡織服裝利潤總額將增加約76億元。如果不考慮其他變動因素,在企業實行25%所得稅的情況下,出口退稅上調1%將使紡織全行業增加約57億元人民幣的凈利潤。同時,山東省紡織辦負責人表示,僅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提高1%就將給山東紡織企業帶來超過8億元的利潤。
“紡織企業在2009年仍將面臨全球經濟動蕩、國內經濟增長趨緩、自身困難重重的嚴峻形勢,提高出口退稅率能有效降低紡織企業成本。”浙江省發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長卓勇良如是表示。
吳江恒源織造公司總經理表示,紡織品出口退稅由去年的11%連續提高至15%。這對紡織企業來說,可以得到不小的收益,也給中小企業的發展增添了信心。
但政策能否盡快落到實處至關重要。山東濱州亞光毛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書斌向媒體表示,目前企業訂單價格下降約10%,而且還在惡化,希望退稅盡快落實到企業。
來源:中國貿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