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盤直口微外撇,盤心坦平,有印花裝飾,并有5個支釘痕,下承以空心喇叭狀高足。內外施青釉,外壁僅施半截釉。
此件高足盤釉色偏黃,從其胎釉特征看,應屬安徽淮南窯制品。
高足盤是南北方瓷窯普遍燒造的器物。從考古發掘資料看,高足盤最早見于北朝,北齊天統三年(567年)墓葬中即出土青釉高足盤。這種器物在隋代比較流行,隋代的繪畫、壁畫上都有所見。目前發現隋代燒造高足盤的瓷窯有河北的賈壁窯,河南的安陽窯、鞏義窯,安徽的淮南窯,湖南的湘陰窯,四川的邛窯等。上述瓷窯主要燒造青釉高足盤,釉色淡青而透明,有些可見胎上的黑點雜質。河南的鞏義窯在唐代還燒造三彩高足盤。
高12.5cm,口徑27.5cm,足徑14.5cm。
來源:中國經濟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