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據紡織業內人士透露,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的紡織業振興規劃已經送審,規劃實施后將對緩解就業壓力產生積極影響。
紡織業是國內制造業中吸納勞動力最多的一個部門,就業人數在2000萬人左右。據了解,此次紡織業振興規劃有望推出進一步提高出口退稅率、實行優惠的信貸安排等措施。政策的出發點,正是希望更多的企業開門生產,以緩解就業壓力。
研究數據顯示,全國紡織企業總數在20萬~30萬家左右,處于高端的骨干企業約1萬家,是拉動行業利潤增長的最主要力量;中間的約2萬~3萬家企業利潤大多微薄,基本處于零利潤狀態;而最下層的約30萬家企業,從業人數約1000萬人,產值和出口金額分別占全行業的30%和40%,也是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而關停或倒閉的重災區。
中小紡織企業停產和倒閉的比例占到兩成左右,因此導致的失業數量不在少數。
2008年國內紡織行業形勢嚴峻。2008年1~11月,國內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利潤總額為1042億元,增長率為負1.77%,10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虧損企業由上年的7292家擴大到9654家,行業虧損面由16.97%擴大到20.44%。
全球呢絨生產數量最大的毛紡企業江蘇陽光[4.61 2.90%]集團董事長陸克平預計,該集團2009年毛紡產品訂單將繼續保持穩定,但是整個外銷市場的數額會下降10%左右。
但在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的情況下,紡織業振興規劃很難起到刺激國際市場需求的作用,故啟動內需市場成為當務之急。
目前國內紡織品內外銷的比例已調整至1:1,與前幾年相比,內銷比例逐步上升。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天凱曾表示,2007年我國紡織服裝產品人均消費量為14.6公斤,而發達國家人均消費水平為30~40公斤,因此國內市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