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2009年1月底,自治區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廣西調查總隊公布了2008年廣西經濟發展的系列數據。
數據顯示,雖然遭遇冰災、洪災甚至全球金融危機,廣西經濟仍然在惡劣“天氣”中艱難前行,腳步清晰有力:
初步統計,全區生產總值突破7000億元;七大支柱產業增加值突破1500億元;財政收入超80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接近3800億元,新增高速公路突破300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超過1500萬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2000億元,增幅創13年來最高水平;物價回落明顯;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130億美元,增幅創16年來最高水平;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
GDP超7000億元
連續七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區統計局統計,初步核算,2008年廣西生產總值(GDP)7171.5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2.8%,為2002年以來連續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分季度看,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GDP分別同比增長11.3%、14.7%、13.2%和12.3%。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453.90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3037.74億元,增長17.4%,其中工業增加值2627.39億元,增長18.6%;第三產業增加值2679.94億元,增長11.7%。
三次產業結構為20.3:42.3:37.4,其中工業為36.6%,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7%、55.7%、36.6%,其中工業為50.7%。
工業七大支柱產業
增加值突破1500億元
初步統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76.42億元,增長22.6%。其中,輕工業增加值589.35億元,增長22%;重工業增加值1387.06億元,增長22.8%。食品、有色金屬、石化、冶金、汽車、機械和電力等七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合計達到1581.8億元,增長22.4%,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9.9%,貢獻率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
食品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達到1003.69億元。建材、造紙、電子信息、造船、紡織服裝皮革、木材加工、醫藥制造等七大優勢產業增加值合計351.5億元,增長25.2%。廣西鋼鐵集團、廣西有色金屬集團等一批重大產業集團成功組建,產業水平進一步提升。
受大環境影響,廣西企業家信心指數、廣西企業景氣指數逐季下降,全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179.9億元,比上年下降34.2%。電力、有色金屬、食品、化工等行業利潤分別下降65%、81.8%、55.4%、61.9%。
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近3800億元
初步統計,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778.1億元,比上年增長27.2%。投資總額年增量突破800億元,達到808.02億元,創歷史新高。
在城鎮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1805.77億元,增長25.5%;更新改造投資768.95億元,增長45.9%;房地產開發投資621.64億元,增長15.9%。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99.48億元,增長44.3%;第二產業投資1428.93億元,增長29%,其中工業投資1401.59億元,增長28.1%;第三產業投資1819.22億元,增長25.4%。
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加快,全年交通運輸業投資384.29億元,增長32.1%,增幅比上年提高8.7個百分點,其中鐵路、道路、水上運輸、民航投資分別增長38.4%、26.1%、50.7%和348.7%。
全年新建成高速公路突破300公里,達到302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2000公里,達到2181公里。南廣鐵路、貴廣鐵路、湘桂鐵路擴能改造、廣西沿海鐵路南寧-欽州段擴能改造全面開工,洛湛鐵路等在建項目加快推進。
新建成萬噸級以上泊位5個,新增吞吐能力1502萬噸,沿海港口總吞吐能力超過8000萬噸。全區城鎮施工項目17219個,增長7.6%,其中新開工項目11976個,增長7%。
全年自治區層面重大項目實現新開工達到125個,重大項目完成投資856億元。平果氧化鋁三期、華銀氧化鋁一期、中石油欽州千萬噸煉油廠常減壓裝置、龍灘水電站4-7號機組等80個重大項目實現竣工投產或部分投產。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增幅創13年來新高
初步統計,全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38.45億元,增長23.2%,為1996年以來最高增速。從城鄉看,城市零售額1383.63億元,增長22.9%;農村零售額954.82億元,增長23.7%,農村消費增速快于城市。從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2021.85億元,增長23.3%;住宿餐飲業零售額279.94億元,增長22.7%,均保持快速增長。
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煤炭及制品類、金銀珠寶類、石油及制品類、日用品類、化妝品類、服裝鞋帽類等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62.4%、37.9%、35.1%、33.2%、25.7%和21%。
從旅游業情況看,全年入境旅游人數201.02萬人次,下降2.03%;國際旅游(外匯)收入6.02億美元,增長9.3%。
進出口總額增幅
創16年來新高
初步統計,全年全區進出口總額132.8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3.2%,增幅為1993年以來最高水平。其中,出口總額73.51億美元,增長43.8%;進口總額59.33億美元,增長42.5%。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92.56億美元,增長42.3%;邊境小額貿易總額20.14億美元,增長33.9%;進料加工貿易總額9.96億美元,增長47.3%。
廣西與東盟雙邊貿易額39.88億美元,增長37.1%,占全區進出口總額的30%。其中,對東盟出口額27.18億美元,增長56.8%;自東盟進口額12.69億美元,增長8%。廣西與越南貿易額31.24億美元,增長31.4%,其中對越南出口額22.67億美元,增長59.3%。
廣西與亞洲雙邊貿易額72.95億美元,增長38.7%;與非洲雙邊貿易額7.75億美元,增長148.6%;與拉丁美洲雙邊貿易額17.88億美元,增長63.3%;與歐洲雙邊貿易額16.86億美元,增長35.3%;與北美洲雙邊貿易額10.12億美元,增長15.3%,其中與美國雙邊貿易額9.40億美元,增長19.4%;與大洋洲雙邊貿易額7.28億美元,增長49.8%。
全區外商直接投資額9.71億美元,增長42.0%;區外境內投資實際到位資金1400億元以上,增長30.5%以上。
財政收入超過800億元
初步統計,全年全區財政收入843.56億元,比上年增加140億元,增長19.8%。其中一般預算收入518.68億元,增長23.8%。一般預算支出1287.07億元,增長30.5%。
全年全區金融機構存款余額(本外幣,含外資)7075.02億元,比年初增長22%;金融機構貸款余額5110.06億元,比年初增長22.8%。其中,短期貸款1541.71億元,比年初增長21%;中長期貸款3408.87億元,比年初增長21.3%。全年新增貸款947.37億元。
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長
初步調查,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46元,比上年增長16.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8%。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690元,比上年增長14.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全年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879.94億元,比年初增長20.7%。
全區城鎮新增就業38.29萬人,超額完成全年新增就業26萬人的目標任務;年末全區城鎮登記失業率3.75%,控制在4.5%的計劃目標內。
北部灣經濟區生產總值
突破2000億元
初步統計,全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南北欽防4市)GDP2219.7億元,增長15.5%,比全區高2.7個百分點,對全區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5.8%;財政收入272.38億元,增長28.8%,比全區高9個百分點,對全區財政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3.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288.71億元,增長33.6%,比全區高6.4個百分點,對全區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1%;進出口總額60.61億美元,增長48.4%,比全區高5.2個百分點,對全區進出口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9.4%。 來源:中國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