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新華網浙江頻道1月14日電 紡織業占紹興縣經濟比重70%左右,出口依存度很高。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尤其是去年以來進出口業務受到的影響日益顯現,但紹興縣的紡織企業緊緊依托固有的外貿優勢,積極應對危機,盡力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程度。日前,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去年1至11月,紹興縣實現自營進出口92.2億美元,同比增長25%,其中出口59.5億美元,增長23.9%,進口32.7億美元,增長26.9%。預計全年外貿額將突破100億美元,自營出口確保63億美元。
據紹興縣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紹興縣的外貿重點企業顯示強大實力,“紳花”等老牌龍頭企業繼續發威,“雪利豐”、“祥悅”、“宏集”等新秀迅速崛起,去年1至11月,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的142家企業,出口額占到了全縣總量的47.3%,增速高于全縣平均4個百分點。全縣貿易型公司數量快速擴張,已占出口企業數的一半強,去年1至11月實現出口27.7億美元,占全縣出口總量的46.6%,增長率高于全縣12.5個百分點。去年1至11月,紹興縣出口東盟的實績同比增長29.5%,出口拉美的實績同比增長45%,新興市場的開拓取得積極效果,特別是一些資源型國家,經濟支撐強勁,消費增長快速,使紹興縣紡織品出口有了新的增長動力。另外,去年紹興縣的外貿結構趨向平衡,進口貿易已經占到出口數量的二分之一強,有效改變了原先只重視出口而忽略進口的狀況,特別是化纖原輔料的進口,增幅高達近30%,國際市場的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去年以來,紹興縣加大了對外貿的政策激勵力度,在年初和下半年兩次出臺的經濟政策中,用于鼓勵外貿做大做優的財政資金就達3400萬元,并把原先獎勵出口額改為獎勵貿易額,進口業務納入了鼓勵范圍。據了解,為擴大國際市場,去年紹興縣組織的境外國際性展會達7次,有300余家企業參加,參展效果明顯。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為讓更多的外貿企業熟悉相關政策法規,紹興縣外經貿局把培訓放在重要的位置,經常聯合海關、商檢、外管等部門開展針對性指導,并利用各種渠道發布外經貿信息。他們還選擇了150家企業作為定期觀察分析的單位,以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同時,他們主動幫助企業爭取上級各類扶持資金,去年紹興縣企業得到省級以上補助資金460余萬元。
據悉,紹興縣針織、經編產業快速發展,以及特寬幅印花、無紡布生產線的引進、產品結構的有效調整等,也直接帶動了紹興縣出口的擴大。此外,“天龍控股”、“四海氨綸”等通過申請創辦境外企業,實現產地多元化,避開過度競爭,降低了貿易風險。
來源:中國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