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印度V. Kalyanaraman紡紗廠有一半紡紗機器都處于閑置狀態,全廠400多工人,但三分之一已經離開。西方經濟衰退的多米諾效應已經蔓延進入印度東南部地區,紡織出口減少,幾十萬工人失業。
由于消費者開支驟減,印度紡織工廠,包括聲名狼藉的服裝血汗工廠,都淪為印度制造業中首批受到美國和歐洲服裝零售商大砍訂單的受害者。
紡織工業是印度第二大創造就業機會的產業,僅次于農業,去年紡織工業從業人數為3500萬。但今年紡織工業裁員人數已達700,000,根據政府紡織部報告,到3月至少有120萬紡織工人失業。
紡織工業對于印度經濟至關重要。在截止3月為止的一年,紡織工業對印度GDP貢獻率為4%,對印度出口的貢獻率為13.5%,創匯176億美元。
在印度南部的Tamil Nadu邦,紡織工業尤其重要,目前該邦紡織工業受到重創。在Chandra紡織有限公司,大部分工人都是來自農村的婦女,而該廠的工人已經裁員30%,現在只有300工人,由于美國需求繼續減少,因此還會有更多的工人失業。這家公司還有一家在建的新紡紗工廠,目前建筑工程已經停止。
到目前為止,大多紡織工業失業的工人都是在紡紗工廠、印染工廠、縫紉工廠以及繡花工廠技術最低以及收入最低的工人。這些工廠雇用的大多是女織工,她們每天的收入大約2美元。雖然法律禁止,但在這些工廠里面還能看到很多童工。
印度一度繁榮的經濟已經放緩,金融和技術公司也開始發出解雇通知書。上月,美國快遞公司裁減100名印度工人,高盛集團也計劃裁減部分印度職員,高盛公司宣布在全球裁減大約10%的員工。手機制造商摩托羅拉公司10月宣布,印度工人也在全球裁員3000人計劃之內。
沒有一個行業不受影響,但紡織制造業受到的沖擊最嚴重。所有紡織產品需求從去年末就開始減少,包括原棉。當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后,許多美國人不再采購家居紡織品,如地毯和毛毯等。這一趨勢越來越嚴重,并且擴散到服裝和其它產品領域。
同時,印度基礎設施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因此,印度紡織工業局勢更加糟糕。印度Tamil Nadu邦占印度全國紡織生產的四分之一,上月,電力使用量只有正常情況下的50%,當地電力供應非常緊張。紡織企業,例如紡紗廠,需要全天開工才能賺錢。
小城市Tirupur是印度服裝貿易的繁榮中心,這里大約有3500家服裝工廠。由于出口業務大,這里被當地人稱為“小日本”。當地生產的一半服裝出口到美國。
現在,運送棉花到工廠的卡車一半是空的,說明訂單大幅減少。工人們取消了倒班制,或者壓縮了他們服裝廠的工作時間。
截止3月31日為止上個財年,Tirupur出口增長15%,達到22億美元,但今年必定減少20%。
服裝工廠老板Raja Shanmugam說,從9月以來,訂單減少20%。去年他的Warsaw國際公司雇用800人,銷售額800萬美元。今年預期減少到550多萬美元。
目前,當地紡織工業正在游說政府為他們提供支持。
來源:中國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