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12月21日,市汾江河綜合整治指揮部公布了汾江河第二次聯合執法行動的處理情況,9家企業涉及違法排污,相關部門責令其中8家停產。有關部門還開出了總計61萬元的罰單,其中有5家企業各被處以最高10萬元的處罰金額。
此外,明年汾江河流域重點整治企業名單已經初步確定,現在正由相關部門研究協商,不久后向社會公布。
9家企業被抓現行
本月12日,副市長鄧偉根帶領由環保、工商、行政執法等10個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隊,突擊抽查了汾江河重點排污企業。出發前,隨機選中佛山市冠成針織有限公司和原華冠印染廠內的企業為檢查目標。
執法隊經調查發現,原華冠印染廠雖然早在2004年就已經在工商部門辦理了注銷手續,卻仍然在進行生產。該廠內,有兩座6噸的鍋爐,向汾江河排放著污水。這兩座鍋爐都未辦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手續,從鍋爐中排放的污水屬于違法排污。執法隊試圖尋找該廠的辦公室和負責人,卻一無所獲。
在當日的執法中,執法隊還對佛山市冠成針織有限公司內的企業進行了全面排查,發現全部11家企業中,共有8家涉及污染物的違規排放。冠成針織盡管在設立時辦理了環保審批手續,但私自使用了3臺沒有廢氣處理配套的定型機,其他7家公司則未辦理任何環保手續。
此次聯合執法行動共發現9家企業存在違法排污情況。其中,恒達印花有限公司自1991年成立起,就未辦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手續,違規排污已經長達17年。
除了環保方面的問題外,在突擊檢查中,聯合執法隊還發現,多家企業在消防設施、合法用工等方面也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5企業被處以最高10萬元罰款
昨日,市汾江河綜合整治指揮部公布稱,因未辦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手續,環保部門將對上述9家企業處以不同程度的罰款。其中,對冠成針織、信發織造、信字針織漂染廠、恒達印花、原華冠印染廠的罰款為10萬元(這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管理條例》對此類違規行為所允許的最高罰款金額)。同時,相關部門按違規情節的嚴重程度,擬對除冠成針織外的其余8家企業,處以停止生產的處罰。其中,原華冠印染廠涉嫌非法用工,勞保部門將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調查。
臨近年尾,汾江河整治的第一階段工作即將進入收尾階段。鄧偉根表示,以后的聯合執法行動隨機性將更強,處罰力度將更大。
記者還從汾江辦獲悉,2009年汾江河流域重點整治企業名單已經初步確定,現在正由相關部門研究協商,最后確定的名單將于不久后向社會公布。
新聞回放
整治“母親河”屢出大動作
12月15日,媒體公布了首批53家汾江河年排放工業廢水超10萬噸企業名單。被曝光的都是高污染、高耗能的“雙高”企業,用水量都在10萬噸以上,有的高達500多萬噸。這是佛山首次大規模曝光汾江河排污大戶,佛塑集團兩家分公司、海天調味食品有限公司、佛山馮了性藥業等本土知名企業“榜上有名”。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