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亚洲视频,龙之谷私服,网页私服,网页私服

集萃印花網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網印花展會展會常識→詳細內容
【字體: 】      
面對大浪淘沙挑戰 走出會海“退潮”誤區
集萃印花網  2009-07-22

    【集萃網觀察】當前出現一種會議市場“退潮”的說法,尤其是一些會議公司抱怨經營會議越來越難。筆者從幾家在京的會議公司了解到,一兩年前,舉辦會議定價平均在3800元人民幣,2006年會議價格回落到平均2000元人民幣。他們雖然在辦會前做了市場調查,推出的會議策劃自己感覺不錯,但在招商中報名者卻寥寥無幾。會海真的在“退潮”嗎?

  由于會議形式多樣和類別相互交叉的復雜性,一直沒有獨立和準確的統計數據,評估會議市場是否退潮有一定難度,筆者根據掌握的信息,認為當前會議市場有四個方面的特點,從特點中不難看出會海“退潮”是誤區,應該說會海正在大浪淘沙。

  一、政府主導的會議逐漸減少。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府正逐步退出對會議活動的直接參與,從政府性會議較多的北京來看,政府組織的會議在單位外或高檔場所召開的在減少,酒店、會議中心接待的會議主要由行業協會、商會和研究機構主辦。另外,因政府用于會議的財政支出更加節約,對成本控制趨于嚴格,一些專業會議公司要想承攬到政府機關的會議或政府主導的會議非常費力,并且稅后利潤空間很小。

  從另一角度看政府作用,確立市場化運作會議的主導地位,意味著給會議經營者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有關媒體報道,現在我國會展產業發展較快的省、市和地區政府,非常重視發展會議產業,在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優先扶持會議產業,完善設施建設,改善市場環境,加強協調能力和管理機制,為會議經營者搭建的舞臺越來越大。

  面對新的市場環境,會議經營者要轉變靠“找政府牌子”“承攬現成會議”的經營思路,抓住機遇,積極直接參與和主導市場,形成新的運作模式,就會走出誤區。

  二、會議價格出現兩極走勢。目前,有一些中高檔次的會議,雖然報出的價格不低,但因處在創品牌階段,在運作上盡量給參會企業打折或優惠,價格一般采用高報低走的辦法,實際價格并不高,贏利主要靠有關單位和企業的贊助。還有些會議價格回落的原因,是由于前幾年會議市場不規范,粗制濫造、不守承諾的會議擾亂了市場,企業參會至今仍心有余悸,怕花了錢不能“物有所值”。

  會議公司認為,只有推出較低的價格,企業出于試探性心理才有可能參會,為了解決招商難度問題,只好把會議價格降下來,薄利或保本經營。以上兩種情況,是會議公司把會議價格降低的主要原因。

  從2006年會議價格總體看,在政府調控和市場調節雙重作用下,影響力大、信任度高的品牌會議價格仍處于高位和穩定,參會人數爆滿,會議需求仍很旺盛。一些策劃定位不清、內容重復和服務質量得不到認可的會議,價格落差加大,甚至中途夭折或虧本經營。

  在價格信號的指引下,有實力的會議公司在爭相打造會議品牌,不規范的會議公司將會擠出會議市場。價格的兩極分化反映出會議公司經營也正在兩極分化,應該說優勝劣汰是件好事,加速了品牌會議的形成。

  三、會議的獨立性在弱化。現全國很多城市都在爭相發展會展產業,地方政府對會展產業的強力推動,促使展會趨于國際化。

  會議借助展覽會這個平臺發展自己成為普遍現象,僅從國際展覽會評估項目介紹中看,3—5月上海經過評估的展覽會有5.8%展覽中舉辦了研討會,展中有會、會中有展,展和會密切結合,優勢形成互補,也帶動了會議產業向國際化發展。同時,會議獨立性弱化還表現在,會議活動安排更加豐富。

  會議策劃圍繞社會關注的熱點,用單一演講方式吸引參會者,已經顯得力不從心,如今會議圍繞主題安排旅游、參觀、洽談、聯誼等活動成為會議運作的新亮點,大家把會議的發展數字記在了展覽、旅游、慶祝活動等的帳里,也是造成人們產生會海“退潮”感覺的一個方面。

  四、會議的專業性在突出。現在企業參會目的性更加明確,過去那種為開開眼界,獲取信息,抱著一大堆材料回去的現象,開始向解決某個具體和實際問題轉變,信息收集由廣泛轉為專一,會議服務趨于個性化。

  由于企業更加務實,專業性會議開的非常“火爆”。產生“退潮”感覺的經營者,大都是擅長舉辦宏觀經濟形勢、政策法規、社會熱點等為內容的會議公司。由于政府公共信息服務網站的建立以及政策法規公開透明,企業獲取信息渠道更加暢通和多樣化,由此決定了企業參加宏觀經濟、政策法規、熱點論壇會議的興趣在減弱,綜合性會議正在逐步減少。

  業內普遍認為,2006年會議市場穩中有升。有些人走進會海“退潮”的誤區,可能是對會議市場變化特點把握不到位。當前,在政策調控和會議市場的逐步規范環境下,會議產業正向著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政府逐步推出會議市場,會議模式的變化和經營者出現兩極分化,都說明會議產業開始從幼年期步入成熟,應該說會議市場正在大浪淘沙,機遇與挑戰共存。

集萃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集萃印花網”上傳的所有內容:文字、圖片和音頻視屏等稿件,版權均屬于本網站,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和個人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注有“集萃印花網”的所有信息。若要轉載,務必取得本網站的許可(客戶服務),并要注明來源。如若違反上訴聲明,本網必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的其他文章,都注明了來源。本網轉載是為了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于要轉載此類文章的媒體、網站及個人,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若有擅自篡改來源,均與本網站無關,其轉載者自負法律責任,同時本網也必將依法追究責任。
更多相關文章
·參展商必須注意細節印象 [2013-09-07 14:44:53]
·企業怎樣物色適合漲價企業的展會 [2013-08-16 11:28:43]
·展會的現場操作與服務 [2013-08-13 15:04:32]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成熟的參展商 [2013-08-13 15:03:12]
·如何經營焦點展覽館 [2013-08-03 14: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