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高速的城市化進程促進了交通建設發展,政府4萬億投資于交通和基礎設施領域,大力發展汽車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等優惠政策,使得以信息化和智能化技術應用為主要特征的智能交通技術在我國當前的產業經濟環境中迎來大發展的機遇,我國正逐漸進入汽車社會,信息技術產業高度發育。在此基礎上,智能交通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已駛入快車道,深入到社會和經濟的各個領域并派生或促成很多新經濟形態和行業的形成:智能交通與運輸、新能源汽車產業、物聯網技術、車載信息服務(位置服務和娛樂)、應急指揮調度、衛星應用技術等等,這些都為政府管理部門提供了先進的管理手段和科學的管理方法,為產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增長點與合作平臺,同時為城市居民的出行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服務及安全保障。
珠三角地區擁有我國最密集的城市群(其影響直接輻射到泛珠江三角洲和港澳臺地區),擁有大規模的交通運輸業與物流服務業,擁有我國最早和最大規模的電子信息和通訊產業基礎,是我國最大的安防產業基地,是我國四大汽車生產基地之一和最大的汽車及汽車電子消費市場,在全國范圍擁有物聯網關鍵技術(自動識別和RFID)的研發生產和應用優勢,同時也是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的最大生產基地(據統計,全國每年大概65%的產品主要來源珠三角地區,有近上千家產業配套廠家。而其市場化應用程度也走在全國前列)。
廣州作為傳統的華南綜合性中心城市,發展智能交通運輸科技與物聯網應用產業的區位優勢、產業配套優勢和市場需求優勢等各項政經綜合優勢都十分明顯。廣州-東莞-深圳-香港等城市在智能交通與物聯網領域已經走在全國的前列;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等各項大型活動的籌辦又成為產業發展的新一輪契機和動力。
因此,我們決定舉辦2011年中國(廣州)國際智能交通運輸科技與物聯網應用技術展覽會暨論壇,我們希望以科技發展為主軸,以珠三角改革開放先行者的智慧和勇氣,將被行政、行業、地域等各種因素條塊分割的中國智能交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車載信息服務和衛星通信、自動識別、RFID與物聯網技術等相關行業的官產學研資源與市場需求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合力,做成一個科技型的品牌展覽會和高端論壇,為行業發展提供一個全景式的溝通平臺,為我國的新興戰略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最新文章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