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亚洲视频,龙之谷私服,网页私服,网页私服

集萃印花網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網印花展會展會資訊→詳細內容
【字體: 】      
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化纖會議即將召開
集萃印花網  2010-08-31

    【集萃網觀察】2010年是我國“十一五”發展規劃實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制定和實施“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啟動預熱之年,可以說承上啟下,意義重大。在這關鍵一年,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化纖會議即將于9月2日在江蘇吳江開幕。此次會議的中心議題為“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全球化纖行業的發展、中國化纖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與會人員將圍繞世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特別是后危機時代化纖行業經濟發展的走勢以及當前行業的一些熱點和難點深入探討,凝聚共識,強化合作,共同促進全球化纖行業的發展和繁榮。在會議召開之前,《紡織服裝周刊》記者采訪了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鄭植藝,分析了中國化纖行業在“十一五”期間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且探討了中國化纖行業“十二五”的發展思路。

  自主創新成就顯著

  回顧總結中國化纖行業“十一五”發展中突出的成就,鄭植藝首推自主創新。據中國化纖行業協會統計,在“十一五”發展的五年中,化纖行業的自主創新體現在三個方向:

  一是體現在化纖行業規模化的進程中。“十一五”期間,化纖行業大工程、大品種、大產品類的工程技術進一步提升。以聚酯為例,單線產能突破了1200噸/天,一套裝置的年產能就突破了40萬噸,這在世界上也是領先的。此外,錦綸行業在技術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具體來說,錦綸工程技術可以圍繞著2米的VK管(連續聚合管)按照單線產能10萬噸的要求進行設計。

  二是突出表現在差別化技術領域。2009年,中國化纖行業的差別化水平提高到了43%,預計到2010年底將提高到47%,2011年將提高到51%。目前,差別化的概念已經在向個性化制造方向發展,如果從規模化制造和個性化制造兩個方面來對比的話,個性化制造更能體現豐富多彩,更能體現品牌效應,更能體現文化品味。鄭植藝介紹說:“就目前來看,中國化纖行業發展的基礎打得比較好,但是在向個性化方向發展來看,如何通過自主創新使差別化產品的范圍更寬、品種更多可以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除了以上所說的這兩方面,化纖行業的自主創新還體現在一個典型的工程上,這個工程也是推動中國化纖行業“十二五”發展的一個抓手,那就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纖維。這五年來,中國化纖行業在高新技術纖維領域發展得非常快,做得也非常成功。在剛剛進入“十一五”的時候,我國的高新技術纖維在產業化、國產化方面還很薄弱,但在國家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和中國科學院以及各地的企業和研究院的共同努力下,化纖行業高新技術纖維取得了一定進展,從而為化纖行業向產業化進軍打下了良好基礎。2007年,中國化纖協會不失時機地果斷推出了高新技術纖維國債專項,這一舉措促進了高新技術纖維從科研到產業化的轉變。目前,高新技術纖維國債專項實施進展良好,按照預定的指標按期完成問題不大,這將使我國的高新技術纖維發展初步達到三個目標,一是初具規模,二是初上水平,三是初步滿足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

  另外,在高新技術纖維主要品種方面,鄭植藝介紹,我國化纖行業的技術水平在起點規模上雖然與世界發達國家仍然有差距,但是從滿足需求和滿足急需這兩方面來考慮成績還是巨大的。目前,與國際合作發展高新技術纖維幾乎沒有可能,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都把搶占高新技術纖維的制高點作為國家戰略來考慮。因此,中國化纖行業立足于自主創新,在關鍵的時期促進從基礎科研到產業化的轉化是比較及時的,效果也是很明顯的。

  鄭植藝指出,中國化纖協會在發展高新技術纖維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大致包括以下幾點。其一,一定要做好“轉段工作”,也就是做好從研發階段到產業化階段的轉換工作,這樣才能保證研發工作的事半功倍。其二,一定要以“三產”為目標,也就是“產業化、產學研、產業鏈”協同發展。高新技術纖維是一種生產資料,并不是終端產品,因此它需要上下游的整體配合來共同推進。從我國目前企業規模和效益方面看,我國還不具備一家企業獨立地進行戰略產品開發、產品研發、工程開發的能力,因此,在現階段就需要強調產學研合作,強調協同和協調的能力。中國化纖協會恰恰在這方面具有優勢和能力。此外,必須破除高新技術纖維個別品種顯現出來的封閉和小而全的缺點,從產業鏈的角度進行社會化發展,才能使這個產業真正成為國民經濟或者是化纖行業中的支柱產業。其三,一定要組建國家隊。高新技術纖維在世界各國都是國家戰略和國際級項目。在我國現階段基礎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更要把發展高新技術纖維提高到國家戰略的層面。

  另外,鄭植藝特別提到化纖行業要加大力度推進生物質纖維及生化原料在國家戰略性新興材料產業中的發展。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材料的重要內容之一,生物質纖維及生化原料在國家生物產業當中已經凸顯出它的重要性。它將從根本上改變化纖行業原料的來源,真正實現全生物質、全生化方法、低碳、綠色、可循環的戰略目標。

  提前完成節能減排指標

  鄭植藝介紹說,在“十一五”期間,中國化纖行業除了在自主創新方面成績突出,在推進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方面也是成績斐然。

  國家制定的“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要求化纖行業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中國化纖行業實際上目前每噸纖維能耗就比2005年下降了30%,具體來說,整個行業噸纖維能耗從742.5公斤標準煤下降到516.8公斤標準煤。在耗水方面,指標要求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目前化纖全行業每噸纖維用水量已經下降了40.3%。在廢物綜合利用率方面,指標要求達到60%,實際上化纖行業已經提高到98%。在污染物排放方面,指標要求排放總量要減少10%,化纖行業目前廢水排放比2005年降低了12.8%,在氣體粉塵排放方面,有兩項完成得比較好,兩項完成得不理想。完成好的是粉塵排放總量,全行業比2005年降低38.7%,減少了3600噸;二氧化硫排放降低了21.1%,比2005年排放總量減少了1.1萬噸;但是全行業在二硫化碳和二硫化氫的排放方面沒有達到國家所要求的目標。全行業對這一問題已經高度重視,現在已經推出具體措施加以解決,目前推出了最新一代的氣體治理技術和工程。但是,實事求是地說,值得注意的是化纖行業二硫化碳和二硫化氫的排放總量絕對數字并不大。盡管如此,全行業還是主動地自我加壓,嚴格要求,希望盡快完成國家的約束性指標任務。

  此外,就發展循環經濟來看,鄭植藝指出一些項目和技術仍然處在初級階段,很多還沒有大的突破。化纖行業在循環經濟方面成績比較突出的主要領域是再生紡、再生料的循環使用。短纖的品種目前已做到多維中空程度,已成為棉紡行業的重要補充,據中國化纖協會估計,能夠用于棉紡行業的短纖已超過了150萬噸。另外,再生紡滌綸長絲產品開發也取得了突破,特別是在拉舍爾毛毯應用方面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競爭能力。但是從大循環經濟的層面來說,在衣料方面還沒有有效啟動,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在節能減排方面,鄭植藝再次強調,粘膠纖維生產在節能減排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在“十一五”期間,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中國化纖協會證明了粘膠行業并不是“雙高行業”,且綜合能耗排名也并不靠后,所用原料也不是一次性資源,而是木材和棉花的下腳料。由此可以說粘膠行業是再生行業,是綠色、可循環、低碳行業。我國粘膠行業在液體以及固體治污方面已達到了國際水平。在氣體治理方面,粘膠短纖維行業已經找到了經濟適用的工程方法,正在全行業進行推廣。另外,他指出,粘膠長絲的氣體治理問題也正在攻關,不久將會實現技術突破。

  產業結構呈現“三個集中”

  鄭植藝指出,在“十一五”期間,中國化纖行業產業結構的變化也是十分明顯的,這也成為行業的一大成績。從“九五”開始,化纖行業出現“三個集中”。即:向大企業集中、向民營企業集中,向東部發達地區集中,這種趨勢到“十一五”已經達到了完善至美的程度。

  其中40萬噸以上的大型企業占到總產能的31%,這些大型企業的經濟效益占到全行業的三分之一。此外,在14家大型企業當中有11家都是民營和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占到全行業的68%,成為當前化纖行業的主力軍,再之,化纖企業向東部集中的趨勢更加明顯,幾乎集中了全行業87%的企業。這種區域布局的結構是我國現階段工業發展集聚的特點以及化纖行業原料供應的特點所決定的。紡織行業大部分的集群都在東部發達地區,這就保證了整個化纖行業裝備制造供應鏈低成本的運輸空間。

共2頁: [1] 2
集萃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集萃印花網”上傳的所有內容:文字、圖片和音頻視屏等稿件,版權均屬于本網站,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和個人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注有“集萃印花網”的所有信息。若要轉載,務必取得本網站的許可(客戶服務),并要注明來源。如若違反上訴聲明,本網必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的其他文章,都注明了來源。本網轉載是為了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于要轉載此類文章的媒體、網站及個人,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若有擅自篡改來源,均與本網站無關,其轉載者自負法律責任,同時本網也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