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在國際經濟復蘇前景仍不確定的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的浪潮似乎更加洶涌。據外媒報道,美國商務部26日公布了強化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救濟措施的一攬子建議,帶有明顯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同時,歐盟擬于9月開始對中國產玻璃纖維加收43.6%的臨時反傾銷稅;前不久,日本也放松了對反傾銷的裁定條件。
業內人士指出,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近期密集出臺是因為歐美日等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緩慢,國內經濟矛盾凸顯,政治壓力增大,使其急于進一步將國內矛盾轉嫁國外。貿易保護主義已經成為我國出口的最大威脅,愈演愈烈的態勢值得警惕。
洶涌 貿易保護政策密集漲潮
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26日公布了強化貿易救濟措施的14項建議,旨在加強反傾銷和反補貼等政策的執行力度,對進口貿易不公平問題采取更為嚴厲的立場,尤其是針對中國等“那些市場會受到政府控制的國家”。美國商務部計劃在經過公眾咨詢后于秋季開始實行相關政策。
首先,建議取消給予單個外國出口企業在特定情況下的反傾銷或反補貼豁免。目前,美國政府對來自某一國家的某類進口商品實施反傾銷或反補貼制裁后,如果該國單個出口企業能證明自己連續三年未發生傾銷行為或連續5年未接受非法補貼,則可免受相關貿易制裁。
其次,規定在相關部門作出反傾銷或反補貼初裁后,受到制裁的企業只能以現金作為保證金繼續向美國出口商品。目前,對美商務部作出初裁但尚在調查過程中的反傾銷或反補貼案件,相關企業可以以現金或債券作為保證金繼續向美出口。
再次,針對涉及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反傾銷案例,改變目前計算傾銷幅度時有關出口關稅和增值稅的計算方法。同時,采取新的計量方法計算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工資水平,使用替代工資水平以充分反映包括福利、稅收等在內的所有勞動力成本。
專家認為,新建議將進一步增加美國政府實施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救濟措施的頻率。同時,對于非市場經濟國家而言,新統計方法下計算出的傾銷或補貼幅度將比原先更大,從而導致更高的反傾銷或反補貼稅率。
與前任布什政府相比,奧巴馬政府上臺以來,對貿易救濟措施的運用愈發頻繁。2009年,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國際貿易署共發起34起反傾銷及反補貼調查,遠高于2008年的19起。其中,針對非市場經濟國家的調查約占1/3。
此外,日本也于日前調整了反傾銷裁定條件,準備開始揮舞反傾銷大棒。據《日本經濟新聞》日前報道,經產省針對來自國外的不正當廉價進口產品,放寬申請反傾銷調查的條件,以便于受侵害企業提出申請,政府受理并及時立案調查,采取反傾銷特別關稅措施。經產省稱,一旦受理申請展開調查,裁定反傾銷,采取措施的幾率是70%至80%。
據報道,在新興國家企業與日本企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為防止日本企業競爭力減弱,日本認為有必要放寬條件。日本經產省稱,調整制度的需求集中在電機和紡織纖維產業。此外,日本正在探討仿效美國商務部在政府內設立專門窗口對應企業的申請需求。專家指出,機電產品和紡織纖維品都是中國出口的重要產品,而日本也是中國重要的出口市場,未來的中日貿易預計將會受此影響,值得警惕。
釋放 國內壓力催化貿易保護主義
全球經濟增長的放緩極大地催化了貿易保護主義情緒的釋放。據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7月,美國已裁決正在實施的對華貿易救濟措施已經多達104起,涉及產品超過80種。歐盟對華已裁決正在執行的貿易救濟措施產品多達59種。2010年上半年,美國一共發起四項貿易救濟措施,全部針對中國產品;僅2010年上半年,歐盟對華發起的貿易救濟措施就有7起,已經與2009年全年7起持平。
業內人士指出,歐美日等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過于溫和,國內經濟矛盾凸顯,再加上國內政治壓力,這都使得他們急于進一步將國內矛盾轉嫁國外。
奧巴馬政府上臺后,將大量賭注壓在了制造業復蘇及出口促進戰略上,希望通過提升本土制造業的競爭力,擴大出口,帶動經濟和就業復蘇。在今年1月份發表的首份國情咨文中,奧巴馬提出在5年內將美國出口額翻一番的目標,以及通過增加出口創造200萬個就業機會。
然而,美國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出口僅增長9.1%,為復蘇以來最低季度增幅,出口對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僅貢獻1.08個百分點,同樣為四個季度以來最低。而同期進口大幅增加32.4%,并導致GDP增幅下降4.45個百分點。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政府提出了強化貿易救濟措施一攬子建議。能否在中期選舉決戰打響前,在選民最關心的經濟和就業問題上有所建樹,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選情。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晉斌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也指出,出現這樣政策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國內對經濟的困惑和擔憂轉變成了政治壓力,最終迫使美國當局采取了更大強度貿易保護主義。而這實際上也是美國人的自我主義在貿易領域進一步強化,試圖用美國獨自認為的“貿易公平”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國際公認的貿易公平。
而日本也正陷入國內經濟困境之中,近來日元走強敲響了警鐘,日本財務省2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由于該國對其他亞洲國家的出口保持強勁勢頭,7月份出口額較上年同期增長23.5%,至5.983萬億日元。但與6月份27.7%的出口增幅相比,已是連續第五個月出口增速放緩。分析人士更加擔心,近期日元匯率的持續走高將進一步打壓出口,使出口依賴型的日本經濟再次步入谷底。可以預見到,日本政府也將盡其所能,保持本國的貿易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