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展覽“精品”,首先要避免盲目的重復辦展。由于缺乏必要的協調和合作,有些城市或地區之間盲目地上馬了許多相同題材的展覽;就是同一個城市里的展覽,也因為牽涉不同行業、不同部門而可能發生撞車現象。如此辦展不僅讓參展商和專業觀眾因此分流,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資源。更使許多展覽會只能是小打小鬧,沒能體現行業展、專業展應有的水平和影響。
如何防止不必要的“撞車現象”?在國際上,被一致公認的權威機構是國際博覽會聯盟(UFI);在發達國家和地區,一般都有展覽行業協會協調企業行為,如德國就有貿易展覽業協會。UFI有一套成熟的展覽評估體系,對展覽會的參展商、專業觀眾、規模、水平、成交等進行嚴格評估,達到標準的,或被接納為成員,或準予刊登在年度展覽會目錄上,并向全世界推廣。由于UFI的權威性,被認可的展覽會在吸引參展商、專業觀眾等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做大做強便不成問題。因此,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建立我們自己的展覽評估體系,必將有效地抑制重復辦展、小打小鬧的低水平辦展傾向。
此外,展覽人才奇缺,整體專業水平不高,也制約了各地展覽會做大做強。和其他行業不同,展覽人才是一種復合型人才,外語要好,信息要通,還要具有國際展覽市場的開拓和應變能力,吸引專業觀眾、承辦研討會的組織能力,以及與海關等10多個部門的協調能力。沒有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展覽人才,國內展覽會就難以做大做強。
對此,專家建議,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走出去,如把人才送到展覽強國進行培訓并在外國展覽跨國公司工作一段時間,然后回來工作。實踐表明,這種做法效果很好。請進來,除繼續邀請UFI和國際展覽界高才進來講課培訓,還可請這些人在國內展覽企業內擔任要職,通過具體幫助做大做強展覽會,帶領出一批新生力量。事實上在其它行業,類似做法早已結出碩果,展覽業不妨一試。
來源:中國標識網
最新文章
一月內點擊排行